“追寻红色足迹,情系圣地发展”2021年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
为了挖掘好、保护好、利用好红色革命遗址,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,发扬艰苦奋斗、自力更生的作风,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,2021年7月21日,由张江学长的带领着巨乳做爱
“传承延安精神,致敬百年辉煌”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“追寻红色足迹,情系圣地发展”2021年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以及“重现红色遗址,传承红色基因”延安文创产品调研活动。经过了一天的奔波,大家终于在延安党校基地见面汇合。
7月22日,我们的暑期实践队伍在吃过早饭后动身前往南泥湾,参观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纪念馆。在这里,我们了解了八路军第359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。之后的出征仪式中,延安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宏兰、共青团延安市委书记、党组书记高晓斌、南泥湾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折克银等领导为出征仪式致词。虽然出征仪式的过程中不断有风雨阻挠,但这丝毫不能阻挡我们完成实践之路的坚定决心。午餐过后,我们又赶往习近平主席曾经作为知青插队的梁家河村。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1975年秋天离开,习近平在梁家河经历了艰苦却受益终生的知青岁月——住窑洞、睡土炕,忍耐跳蚤叮咬,打坝挑粪、修公路、建沼气,他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,又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……初心就是从这里开始的。随后我们集合重温入团誓词,晚餐后返回延安基地。
7月23日,早饭之后不同大学的学生三五建制分班后,我们依次参观了抗大纪念馆以及凤凰山,在抗大纪念馆和凤凰山上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不顾条件艰苦,最终依靠心中崇高的理想以及坚强不屈的信念成就了一番事业。下午我们又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,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,历史选择了延安,延安也铸就了辉煌。参观之后,我们又回到基地进行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”活动,我们各个班级自己做饭享用,各班分工明确,通过劳动我们最后享用到了美食,真实地给我们上了一课,我们体会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。
7月25日,今天是团队课题调研的第一天,由于前一天准备不够充分,大家都到达文创主题餐饮街之后确认该地点仍在建设,在简单的整顿之后,大家出发前往杨家岭。到达杨家岭时被告知停电,但仍参观了纪念品馆,给我们文创产品课题问题丰富了现实案例,我们也加深了对文创产品的认知,打开了部分思路。后来参观杨家岭过程中偶遇西安交通大学的实践团,进行了友好交流并合照留念,然后参观了杨家岭处毛泽东、朱德、周恩来等人故居,还有中央机关旧址等地点。看见游人对这些地方满满的敬意和缅怀,不由得也思考到部分文创产品的意义。在中午吃完饭后便立即前往枣园革命旧址,在枣园革命旧址学习调研过程中,由于大家这些天太过奔波,便集体休息。在休息之余,张江学长给我们提出了部分调研要求,并将我们分为两组:姚璐、高梦茹、何雨哲、周飞为一组,冀雯晶、王凯、周晨、周涛为一组,简单地分工并定向,讨论了我们要采访调查的对象以及每个组至少要先采访7名对象。然后便在枣园中针对不同人群简单进行调研,并取得成效。
7月26日,我们前往延安大学,打印好调查问卷后我们就地开展采访调研,由于延安大学内游客并不多,我们简单访问后又再次出发前往杨家岭,虽然有人觉得麻烦不愿接受访问的,但还是有很多游客愿意积极配合我们的调研活动的,任务量很大我们顾不上吃午饭便直接前往王家坪旧址继续采访调研,但是中午这段时间游客并不多,我们稍作休息后又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,前后经过了近5个小时的调研,我们最终圆满完成了线下的调查问卷。
7月27日,我们在宿舍里开始分组统计线下调查问卷数据,统计量比较大,大家就分工合作,经过两个小时的时间,我们完成了统计任务。紧接着我们开始进行线上调查问卷,大家号召亲朋好友以及同学,帮助转发填写了调查问卷。
通过这次参观展馆,仿佛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,在那么艰苦的年代,是党的方针和政策带领我们一路前行,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和必胜的决心,忆苦思甜,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。这也提醒我们要以延安精神教育和引导我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,勿忘前辈的贡献,铭记历史、不忘初心奋发图强,今后要严格要求自己,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。经过三天的走访调查,面对调研任务和困难,大家也没有退缩,一直在认真完成各自任务并且互相帮助,在疲惫不堪的状态下也很好的完成了任务,调研也基本圆满完成。我们的文创产品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,把文创产品做得更好,延安的红色革命遗址才能够更好的呈现给人们,才能够传承好我们的红色基因,红色传统文化才得以发扬光大。
